從錯誤中不斷實驗
顛覆「美」的定義

時裝設計師楊展

2021

「美」其實有無限可能,在千篇一律的美之中,「醜」又能否成為另一種美?有人說美學具有公式,只要依循各種理想比例就能達致。也許這個說法並沒有錯,但在時裝設計、甚至是人生中,這種公式化的美會否有些乏味?你又能否只滿足於尋常的美? 

勇於挑戰未知


在元創方這個每一寸空間都新潮又型格的地方,時裝設計師楊展(Yeung Chin)的店面仍絲毫不顯遜色。黑與白的衝撃,大膽而充滿張力的版型,配合中性俐落的剪裁,以及先鋒的概念,使他在一眾品牌中脫穎而出。當我們走入店面後方的工作間,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天地——在角落堆成一疊的碎布料、到處懸掛著半製成的衣服、滿怖使用痕跡的裁縫機……掀開分隔兩區的布簾,誰能料到內外有如此差天共地的分別呢?

同樣令人意想不到的,還有楊展本人。從他的設計風格以及個人打扮看來,似乎是位瀟灑浪漫型的藝術才子,舉手投足顯得溫文爾雅,但言談間又流露出對社會的犀利視角,藏不住骨子裡的叛逆。楊展笑稱自己將大半生都奉獻給時裝,自碩士畢業後,便一頭栽進時裝界。後來元創方開幕,他便立即進駐並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Yeung Chin,幾經努力後,成為城中其中一位頗具名氣的本地時裝設計師。他的個人品牌有著近乎哲學性的美學觀念:用「錯誤」的東西去不停實驗,直接面向挑戰,將「錯誤」化為創造力的養分,探索時裝的無限可能性,使用不同的藝術手法呈現時裝的各種面貌和背後的故事。

不知不覺間,品牌已成立接近十年。楊展依然不停尋求突破,勇於跳出舒適圈,領域由單純的服裝設計,延伸至布料的創新運用,回過頭來再用在自己的設計之上。他把時裝轉化為富有內涵的藝術,持續地為作品注入新意,希望從而刺激觀者、穿者的思維。他認真地解釋:「時裝設計發展多年,如何能再帶來創新?絕大部分人都抱著『你給甚麼我穿甚麼』的隨便態度,但我希望除了設計得穿著舒適方便之外,亦能夠不需多作言述,就刺激到用者思考為何會如此設計。我的作品要能引發到人從中思考、尋找。這是我定義下的成功。」

及早培養小設計師


與絕大部份時裝設計師一樣,楊展接受「傳統設計教育」出身,深知愈早接觸相關資訊,才能贏在起跑線,因此他非常重視「設計營商周活動」——「設計探索號」。楊展指出,香港的設計教育主要集中在已有明確喜好及未來規劃的大學生身上,卻鮮少觸及更年少的同學。他認為讓學生在仍未明暸前路時,多接觸新事物,有助他們發掘未知的才能,給予他們新選擇。而「設計探索號」正好補上這個不足,針對高小和初中同學加以指引,吸引潛在的設計人才,在給予適當指導後,說不定亦能在小朋友們心中種下一顆顆設計的種子。

在活動完結後,楊展仍在回味當日的點滴,認為活動給予了學生難能可貴的抉擇機會:「我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教書,都是在學生已經對時裝有興趣的前提下教導他們,而這次的『設計探索號』則是在孩子們未產生興趣前,就給予他們機會了解不同的設計項目,可以早早找好目標,並朝它進發,免卻奔波之苦。」楊展認為今年「設計探索號」破解了「設計能力只能用於設計行業」的迷思,讓學生們提早了解設計背後的龐大分支,就算是時裝設計也有不同派別、風格、作風,了解過後,再去發展感興趣或有天賦的方向,不被視野限制,設計才能無處不在,從而改變生活。

這場豐富且使人獲益良多的職涯分享,彷彿為憧憬著成為獨立時裝設計師的同學,在迷失階段打了一枝強心針,引領他們往夢想勇往前進。楊展相信,時裝和設計皆需要親身體驗才能明白箇中意義,要用眼去細看,更要用手去觸摸。因此,他帶著同學們到店舖和工作間,如玩耍般地參觀,親手學習染布,寓教於樂。

很多同學開始時一頭霧水,沒有信心,卻在過程中慢慢感受到趣味,反過頭來作出不少大膽的嘗試,呼應了品牌的理念:習得時裝的做法後,以它去尋根、嘗試錯誤的東西,突破現有的美學概念。他笑說:「就算未必熱愛時裝,其實都可以把這種設計思維套用在日常生活中。尋求知識、不斷挑戰才是設計的重要之處,無人說同學非得要做時裝設計。」他相信,比起單純地學習設計技巧,更重要的是個人態度和思考方法,因為它們將伴隨所有人到設計行業以外的每一處地方,真正地融入社會。

將局限化成無限


作為獨立設計師,楊展最大的挑戰是缺乏資源。他指了指身邊亂七八糟的工作桌,笑言:「你問我在營運品牌上有什麼困難?應該是缺乏資源吧。老實說,每一日都有很多困難,每一天都想放棄。」他一邊挑戰時裝的美學,一邊遭受現實狀況的挑戰,不得不說,頗有英雄史詩的壯烈感。即便口上如此說著,他的行動卻完全相反。不夠資金,他就到處籌措資金贊助,一步一步,踏實地走到現在。他解釋,時裝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趕急:「一年內有兩季,而每季都要準備新的內容給顧客,要在半年內完成研發、創作、生產和銷售,著實是非常吃力。」

在忙於投入時裝周期的同時,楊展並沒有出現「為做而做」的心態,反而從中尋找突破,既是在挑戰自我設計思維,更是在打破傳統時裝美學概念。手上的每一片布料、每一個配件,一剪一裁皆有因由,拒絕一味地順應潮流,而是破格地設計出獨特的作品,從細節著手令品牌更具意義。

儘管每天都要為短缺的資金而苦惱,但是在這種情況下,楊展反而因為無路可走而激起潛能,硬生生掘開了新的道路。比如,眼見香港的本地布行越來越少,楊展與一眾本地時裝設計師為了保留深水埗餘下的布行,想出「併租」的方法,心想:「既然時裝設計師的工作離不開布料,而布行正好有多餘的空間,為甚麼不把設計工作室和布行合二為一呢?如此一來,設計師能有更多的銷售點,布行的負擔也緩解不少,完美的雙贏局面。」為了把資源盡可能用在刀刃上,現實中的困難反而促成了各種的新想法,誕下一件又一件出色的創作,既苦又甜,大概這就是楊展多年奮鬥仍然堅持下去的原因之一吧?

香港出身的使命感


被問及為何仍願意咬緊牙關面對種種難題,留在香港推動時裝設計,楊展坦言:「就是喜歡,以及有一種使命感。我認為自己看到了其他人沒有看到的地方,而我想把自己的美學標準告告訴更多人。如果我離開了香港,那麼香港的時裝設計界就會少了一種元素。雖然困難,但我的創作持續有新進展,這也在我每次想放棄時扶了我一把。」的確,雖然經營獨立時裝品牌會有苦悶的時候,但能全心全意投入自己喜愛的事情中,其實也是一種享受和昇華。如果能透過「設計營商周活動——設計探索號」成功把這個心態傳承至下一代的設計師,對於未來的香港時裝設計行業而言,更是一個重大的貢獻。

近年,人人都在談「持續性」,你知道時裝也有「持續性」嗎?楊展認為,時裝可以是一個維繫少數文化工藝的重要道具,達成「文化持續」。他近年來積極接觸少數民族,更是份外喜愛苗族文化,在研究時發現苗族的時尚特色相當引人入勝,單是一個「苗族」也有幾十條分支,各有神通,如果能將它們學盡其用,會有多少新意誕生呢?他想與其他文化分享香港技術的同時,承傳對方的工藝,比如造布、織紋、染色技術等,並將之運用在香港的現代時裝中,發揚光大。楊展希望把這個互補精神宣揚給學生,延續珍貴工藝,並加以創新,化為己用。其實香港有很多日漸式微、無人接手的傳統工藝,如手工西裝、旗袍等,它們在文化層面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更代表著香港的集體回憶,以及港人的身份認同。只要巧妙地利用設計元素,就可以把看似沉悶、即將被淘汰的舊事物「升級」再造。

在疫情下,不論是設計業還是其他界別,都遇到了瓶頸。但轉念一想,辦法總比困難多,不如試試懷抱「楊展式」的試錯精神,在絕境下來一場大反撃,創造我們心目中更「美」的新時代吧?


(訪問內容純屬受訪者個人意見,並不代表本機構立場或客觀事實之全部。)